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一期空氣品質維護區

為提升空氣品質並維護市民健康,臺北市政府於109年11月2日公告劃設「第一期空氣品質維護區」,自110年1月1日起進入空品維護區之柴油車應取得未逾有效期限之優級自主管理標章,機車應完成當年度定期檢測,首次違反按車種可處新臺幣500元至2,000元罰鍰,最高可處6萬元罰鍰。環保局也提醒車輛駕駛人屆時注意相關規定,以免受罰。


環保局表示,行政院環保署於109年10月20日核定北市「第一期空氣品質維護區」,劃設範圍包含:市府、臺北及南港等3處交通轉運站;陽明山公園、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忠烈祠及臺北101大樓等6處觀光景點。該局指出,自110年1月1日起,未符合管制規定之車輛行駛於空品維護區將先予稽查勸導,自2月1日起,對違規車輛採直接取締告發,首次罰鍰金額依車種分別為機車新臺幣500元、柴油小貨車新臺幣1,000元及柴油大客貨車新臺幣2,000元。


環保局說明,參考法國巴黎為減少觀光巴士排放空氣污染,所推動車輛分級制度之管制經驗,故優先劃設3座轉運站與6處觀光景點為「空氣品質維護區」,要求柴油大客貨及小貨車須至各縣市柴油車排煙檢測站檢驗排氣,並取得優級自主管理標章(相當於4期車輛排放標準);機車也須至各地方機車定檢站,依規完成當年度定期排氣檢驗,以確認車輛排煙狀況良好,才能進入空品維護區,藉以禁止「髒」車進入本市,並導入智慧型車輛辨識系統取締不合規定車輛,預估每年可削減27.3公噸PM2.5。


北市車輛密度約為全國平均值10倍,且兼具全國政經、商業與觀光中心,每年吸引國內外數千萬以上人次造訪各遊憩觀光據點,這些遊覽車、客運等穿越性的交通旅次在都市中川流亦加劇空污惡化。統計北市3座轉運站與6處觀光景點,每年約有224萬輛次大型柴油車進出,大型柴油車PM2.5排放強度不僅遠高於其他車種,且柴油引擎廢氣已被WHO公告為一級致癌物,有必要加強管制。


環保局補充,3站6處「空氣品質維護區」出入口及路段之路燈桿與交通號誌桿等已陸續設置警示告示牌(詳如附圖),未來也將透過廣播、公車體廣告、路燈旗、電子看板及跑馬燈等多元管道進行宣導,提醒駕駛人注意,另呼籲車主應養成車輛保養維護之好習慣,並請儘速至定檢站完成排氣檢驗,以免受罰。


環保局強調,降低空氣污染除了政府努力外,更需要市民朋友支持配合,共同齊心打造一個健康呼吸、清新空氣的生活環境。


第二期空氣品質維護區


為提升空氣品質並維護市民健康,臺北市政府已於110年12月27日正式公告「第二期空氣品質維護區」,劃設範圍包含臺北國際航空站(松山機場)及北市三座垃圾焚化廠(內湖、木柵、北投),自111年1月1日起進入空品維護區之柴油車應先取得優級自主管理標章,機車應完成當年度定期檢測,違反者按車種可處新臺幣500元至2,000元罰鍰,最高可處6萬元罰鍰。環保局提醒車輛駕駛人屆時注意相關規定,以免受罰。


環保局表示,第二期空品維護區擴大劃設其他柴油車出沒熱區,主要管制對象由柴油大客車延伸到柴油貨運及垃圾清運的車輛,自111年1月1日起,未符合管制規定之車輛行駛於空品維護區者將先予稽查勸導;自111年4月1日起,違規車輛將直接取締告發,首次罰鍰金額依車種分別為機車500元、柴油小貨車1,000元及柴油大客貨車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