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市空氣品質六都最佳  全民努力不容抹煞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承辦單位:空污噪音管制科
發稿日期:107年 10月12日
聯 絡 人:楊梅華科長
聯絡電話:0975-765-592

針對今日有候選人陣營批評臺北市空品及電動機車問題,臺北市環保局回應說明,臺北市空氣品質無論是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濃度或空氣品質指標(AQI)良好日數比例均為六都最佳,且逐年改善中,並無空品惡化問題,環保局認為批評應依照客觀數據進行評論,以免抹煞全體市民及環保團隊的努力。
環保局說明,以往環保署採用PSI系統評估空氣品質,但因未能反映民眾感受,故自105年起改採AQI系統,故批評者以106年之AQI評估結果比較103年之PSI結果,並不恰當;事實上,103年臺北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19.6μg/m3,至106年已改善至15.3μg/m3,為六都最低;106年臺北市空氣品質指標(AQI)良好日數比例提升至48.9%,也是六都最佳,並沒有批評者所稱臺北市空氣品質逐年惡化問題。
在空氣品質監測體系部分,市府資訊局已與業者及研究機構合作推廣空氣盒子,但因空氣盒子監測數據精準度問題,故僅具趨勢比較之環境教育功能,環保局現已規劃建置「首都監測網」,108年起將逐年增設一般空品監測站,達到1行政區至少1站目標;並將於108年建置1處PM2.5成分監測站,解析臺北市PM2.5成因及來源,以對症下藥;另將優化現有即時空品網站,並建置北市空品App,供市民無縫接軌運用於規劃日常作息及保護身心健康。
至於電動機車問題,環保局指出截至107年8月底止,臺北市電動機車設籍比例為1.83%,僅次於桃園市2.64%,為六都第二,顯見推廣電動機車不全然聚焦在補助金額,營造電動機車友善使用環境才是關鍵,北市府已積極建構電動車友善環境,包括將於109年前增加電動車充、換電站至530站,107年5月起也提供電動機車於公有停車場免停車費2年,現亦積極推動公車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
環保局指出清新空氣是城市進步指標,臺北市於2016年推動「清新空氣行動」,目標為2020年PM2.5年平均值達15μg/m3(我國國家標準),經執行多項空污減量計畫,包括:劃設1線2站6處「低污染排放示範區」,強力稽查北市及外縣市高污染車輛;加嚴鍋爐硫氧化物排放標準,由300ppm降至50ppm;協商松山機場航空燃油硫含量自主減量;引進具有抑制懸浮微粒功能的小型掃街車及完成150輛垃圾車加裝濾煙器,平均排煙改善率達99%,執行至今已使北市PM2.5年平均濃度由103年的19.6μg/m3,改善到106年的15.3μg/m3,接近國家標準15μg/m3。未來北市府將持續以「低污染、綠運輸、區域聯防」等三個面向推動使用低污染運具,減少私人運具及跨縣市合作治理,期望2025年PM2.5年平均值降至12μg/m3(相當於美國國家標準),最終邁向2030年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值10μg/m3,讓市民享有更潔淨更能安心呼吸的健康空
臺北市環保局表示,改善空污,沒有局外人;面對空污,無論貧富、男女、長幼,人人都是弱勢。降低空污除了市府團隊持續努力分工合作、分進合擊落實,推動轄內空污減量計畫外,更需市民朋友齊力支持與配合,將改善空品視為宜居生活共同目標,讓臺北市早日達成世衛級的健康空氣,建構一個讓市民安心呼吸的健康環境。